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地学讲坛第357、358讲:聚焦能源勘探中的多尺度力学框架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作者:徐昊 发布者:张蕾 责任编辑:张蕾 发布时间:2025-05-09 浏览次数:10

2025年5月7日,地学讲坛第357、358期在工科C251成功举行,本次讲座与Advances in Geo-Energy Research(地球能源研究进展)期刊联合举办。讲座由杜启振教授和符力耘教授召集并主持,德国基尔大学应用地球科学研究所Mehdi Ostadhassan教授和东北石油大学非常规油气国家重点实验室Qamar Yasin博士分别作了题为《A Multiscale, Multifaceted Mechanical Framework to Support Geostorage and Energy Production》和《Computer Vision and GenAI in Petroleum Geoscience》的学术报告。此次讲座吸引了学院30余位师生现场参加,并通过蔻享学术和石油圈两个公众号进行了现场直播,网上观看人次达到5256次。

多尺度和多领域的耦合方法,是支撑地下储能与能源生产的重要研究手段。Mehdi Ostadhassan教授从常规岩石力学试验和各向异性理论知识出发到研究力学各向异性的不同建模和实验方法清晰有序的展现了在弹性各向异性取得的进展。报告以印度Jharia盆地的二叠系Barakar页岩为地质背景讲述了灰色页岩(GSH)和粉质页岩(SSH)这两种不同页岩的模量和波传播的特性,最终阐明粘土含量较多的粉质页岩(SSH)比石英含量较高的灰色页岩(GSH)具有更弱的刚度和更强的剪切波分裂等关键结论。

计算机视觉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正逐渐成为提升勘探和开发效率的关键技术。Qamar Yasin博士在报告中深入浅出的讲述了什么是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视觉的发展与应用、不同框架下深度学习的探索、运用人工智能进行多矿物分割的数字岩心建模的技术和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FMI图像断裂分割方法。

报告结束后,Mehdi Ostadhassan教授和Qamar Yasin博士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针对“如何考虑结构特性和力学特性在岩石破碎过程中的作用”、“如何高效找到合适的网络进行实际工作”和“如何进一步打开人工智能网络的‘黑盒子’”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Mehdi Ostadhassan,德国基尔大学应用地球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毕业于美国北达科他大学,主要从事于巴肯页岩(Bakken Shale)的地质力学和弹性各向异性地质力学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从多尺度对岩石力学性质进行定量评估。2022年荣获国际权威的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乔治・福斯特研究奖。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非常规油气地质力学相关研究领域英文专著3部。担任Journal of Oil, Gas and Petrochemical Sciences副主编和Journal of Chemistry首席客座编辑;是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以及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会员。

Qamar Yasin,东北石油大学非常规油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毕业于永利集团,主要从事页岩气储层的地质力学特征、地球科学中的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地热和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建模、测井和岩心数据分析、解释与建模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荣获黑龙江省人才奖(E-Title)和中国五星人才卡,以第一/通讯作者在Fuel、Energy等能源领域顶刊发表论文 7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带一路”创新人才交流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摄影:徐明权